地骨皮治皮膚病中醫驗方
地骨皮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,味甘性寒,入肺、肝、腎經。古醫籍對此藥涼血清熱、瀉火消炎、退蒸祛風功效有較多論述,《本草綱目》載:“枸杞滋陰不獨子,而根亦不止于退熱而已,根乃地骨,甘淡而寒,下焦肝腎虛熱者宜之,此皆三焦氣分之藥,所謂熱淫于內,瀉以甘寒也。世人但知用黃芩、黃連苦寒以治上焦之火,久服致傷元氣,而不知枸杞、地骨甘寒平補,使精氣充而邪火自退之妙,惜哉!”《本草備要》載:“地骨皮能退內潮,人所知也,能退外潮,人實不知!薄兑幏謩份d:“地骨皮能治風者,肝腎同治也,肝有熱則自生風,與外感風不同,熱退則風自息!薄恫馗幨窖a正》載:“地骨皮能凊骨中之熱,泄火下行!敝嗅t五絕網為您介紹幾則地骨皮治皮膚病中醫驗方,供參考。
臨床表現:周身瘙癢,搔抓后起較多紅色丘疹條狀團塊,愈抓愈多,呈現時肌膚有熱感,時起時消,煩躁不安。舌質紅,苔薄黃,脈數。
處方:地骨皮30克,生地15克,白鮮皮10克,浮萍6克,水煎服,日1劑。忌食腥辣之物。
瘙癢癥
臨床表現:全身皮膚瘙癢,搔后觸之有灼熱感,每于午后及晚間癢劇,覺身上發熱,測體溫不高,伴手足心熱,口干咽燥,舌質紅,少苔,脈細數。
處方:地骨皮30克,知母9克,胡黃連9克,生地12克,白鮮皮9克,白蒺藜9克,水煎服,日1劑。
臨床表現:周身起較多約錢幣大小紅色皮損,覆有銀白色鱗屑,干燥癢,觸之皮損灼熱;蚩诳恃矢,舌質紅,苔黃,脈數。
處方:地骨皮30克,生地15克,麥冬10克,玄參12克,苦參9克,蟬蛻6克,水煎服,日1劑。
- 網友評論:(只顯示最新10條。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 【發表評論】
- 綠色通道
- 精彩推薦
- 最新推薦
[中藥常識]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? 10-08 [中藥常識]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? 09-21 [中藥常識][圖文]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-21 [中醫文化]趣談中藥里的“藥名戲” 09-16 [蒙古族]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-15 [中藥常識]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-15 [中醫文化]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-11 [中醫典故]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-11 [傳承發展]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… 09-10 [中藥常識]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(2015—20… 09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