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到繁體中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現在的位置: 中醫五絕網 >> 疾病大全 >> 中醫外科 >> 正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息肉痔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ww.inexconstruction.net 文章來源:本站原創 點擊數: 更新時間:2009-9-23 17:03:4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息肉痔是指直腸內黏膜上的贅生物,是一種常見的直腸良性腫瘤。其臨床特點為:腫物蒂小質嫩,其色鮮紅,便后出血。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兩種,前者多見于兒童,后者多見于青壯年,息肉多數為腺瘤性。很多息肉積聚在一段或全段大腸稱息肉病。部分患者可以發生癌變,尤以多發xing息肉惡性變較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病因病機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病多因濕熱下迫大腸,以致腸道氣機不利,經絡阻滯,瘀血濁氣凝聚而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醫學認為其發病可能與遺傳有關,或因慢性刺激、慢性炎癥、痢疾、血吸蟲病感染等所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診斷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臨床表現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息肉大小及位置的高低不同,其臨床表現亦有差異。位置較高的小息肉一般無癥狀;如息肉發炎,表面糜爛,大便時往往有鮮血及黏液隨糞便排出;直腸低位帶蒂息肉,大便時可脫出肛門外,小的能自行回納,大的便后需用手推回。常伴有排便不暢、下墜感等。中醫五絕網整理多發xing息肉以黏液血便、腹瀉為主要癥狀。若息肉并發潰瘍及感染,則癥狀加重,大便次數增多,稀便內常見泡沫,穢臭,有時帶膿血黏液,里急后重。久之則出現體重減輕、消瘦無力、貧血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肛門指診對低位息肉有重要診斷價值,可觸及大小不等的腫物,質柔軟,活動度大,有長蒂時常有腫物出沒不定的情況。直腸鏡與乙狀結腸鏡檢并取活組織行病理檢查是十分必要的。結腸氣鋇造影檢查對于診斷也有一定幫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鑒別診斷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直腸癌可有大便習慣的改變,大便變扁變細,便血,指診可觸及堅硬不規則、活動范圍小、基底黏連而壓痛的腫物,指套上有膿血黏液,有惡臭味,病理檢查可明確診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肛乳頭肥大位置在肛竇附近,質韌,表面光滑,呈灰白色,多無便血,可脫出肛外,常伴有肛裂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內痔二者均可脫出,便血。但內痔多位于齒線上左中、右前、右后三處,基底較寬而無蒂,便血量較多。多見于成年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息肉痔以外治為主,伴出血或其他兼癥者或多發xing息肉者可應用內治法治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辨證論治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1)內治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、俅竽c濕熱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候:大便不爽,小腹脹痛,便內有鮮血或黏液,氣味臭穢;舌紅苔黃,脈滑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治法:清熱利濕,解毒散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藥:萆薢滲濕湯加減。腹瀉加黃連、馬齒莧;便血加地榆、槐角、炒荊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、谄⑽柑撊踝C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候:腹痛綿綿,大便稀薄,常伴有泡沫和黏液,息肉脫出不易還納;面色萎黃,納差,消瘦;舌淡,苔薄白,脈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治法:補益脾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藥:參苓白術散加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2)外治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息肉病可用具有收斂、軟堅散結作用之藥液保留灌腸,灌腸方如下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、6%明礬液50ml,保留灌腸,每日1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、跒趺12g、五倍子6g、五味子6g、牡蠣30g、夏枯草30g、海浮石12g、紫草15g、貫眾15g.濃煎為150~200ml,每次50ml,保留灌腸,每日1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其他療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1)注射療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適應證:適用于小兒無蒂息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藥物:6%~8%明礬液,或5%魚肝油酸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操作:側臥位,局部消毒麻醉,在肛鏡下找到息肉,再消毒,將藥液注入息肉基底部,一般用藥0.3~0.5ml,術后防止便秘,每日服麻仁丸9g或液體石蠟20ml.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2)結扎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適應證:適用于低位帶蒂息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操作:側臥位或截石位,局部消毒,局麻擴肛后,用食指將息肉輕輕拉出肛外,或在肛鏡下用組織鉗夾住息肉輕輕拉出肛外,用圓針絲線在息肉基底貫穿結扎,中醫五絕網整理然后切除息肉,肛內注入九華膏(見圖12-11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3)電灼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適應證:適用于較高位的小息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操作:膝胸位或俯臥位,在肛鏡或乙狀結腸鏡下找到息肉,直接用電灼器燒灼息肉根部,無蒂息肉可燒灼中央部,但須注意,切勿燒灼過深,中醫五絕網整理以免引起腸穿孔。術后臥床休息1小時,1周后復查。如脫落不全,可電灼第二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4)病變腸段切除術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高位多發性腺瘤,必要時可考慮作病變腸段切除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預防與調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及時治療內外痔、肛竇炎、肛裂、慢性腸炎等疾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防止便秘,注意保持肛門部清潔衛生。息肉痔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疾病錄入:管理員    責任編輯:5jw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表評論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訴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關閉窗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上一種疾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下一種疾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網友評論:(只顯示最新10條。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   【發表評論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彩推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網站簡介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導航 | 聯系我們 | 廣告服務 |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ww.inexconstruction.net 版權所有:中醫五絕網 聯系電話:0312—3901862 郵編:072761 支持單位:涿州市五絕指針療法研究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子信箱:webmaster@wujue.com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》信息產業 冀ICP備11023339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,請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就醫;某些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共享資源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通知本站刪除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