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換到繁體中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現在的位置: 中醫五絕網 >> 疾病大全 >> 中醫內科 >> 正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喘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ww.inexconstruction.net 文章來源:來自互聯網 點擊數: 更新時間:2005-10-3 14:17:57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喘證是指呼吸困難,甚至張口抬肩,鼻翼煽動,不能平臥為特征的病證。?梢娪谖麽t的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、肺炎、肺氣腫、肺心病、矽肺等疾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喘證的診斷要點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臨床以氣息迫促,呼吸困難為主要癥狀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喘證應與哮病鑒別,后者以反復發作,且喉間哮鳴有聲為特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喘證的辨證分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喘證系因外感六淫、內傷飲食、情志,以及久病體虛所致。其病主要在肺、腎,亦與肝、脾有關。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分。實喘在肺,為外邪、痰濁、肝郁氣逆,邪壅肺氣,宣降不利;虛喘當責之肺、腎兩臟,因精氣不足,氣陰虧耗而致肺腎出納失常,且尤以氣虛為主。若肺腎俱虛,還可導致心氣、心陽衰憊,甚則出現亡陽、亡陰的危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辨證首應審其虛實。一般實喘呼吸深長有余,呼出為快,氣粗聲高,伴有痰鳴咳嗽,脈數有力。因于外感者發病驟急,病程短,多有表證;因于內傷者,病程多久,反復發作,外無表證。虛喘呼吸短促難續,深吸為快,氣怯聲低,少有痰鳴咳嗽,脈象微弱或浮大中空,病勢徐緩,時輕時重,遇勞則甚。肺虛者操勞后則喘,腎虛者靜息時亦見氣息喘促,動則更甚,若心氣虛衰,可見喘息持續不已。實喘其治主要在肺,治予祛邪利氣;虛喘其治在肺、腎,而尤以腎為主,治予培補攝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喘證的辨證論治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Ⅰ.實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風寒襲肺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證見】 喘促胸悶,咳痰稀白,常兼有風寒表證。舌苔薄白而滑,脈浮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治法】 宣肺散寒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方藥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主方麻黃湯(張仲景《傷寒論》)加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麻黃9克,桂枝10克,北杏仁12克,法半夏12克,陳皮6克,蘇子15克,白前、紫菀各12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中成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通宣理肺丸,每次2丸,每日2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杏蘇止咳糖漿,每次10—15毫升,每日3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單方驗方風寒喘咳方(賈河先等《百病良方》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淫羊藿30克,荊芥、紫菀、陳皮、法半夏、生姜、甘草各10克,前胡、桔梗各12克。水煎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痰熱郁肺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證見】 喘促鼻煽,咳痰黃稠難出,身熱,喜冷飲,尿赤,大便干結。舌苔黃膩,脈滑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治法】 清泄痰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方藥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主方桑白皮湯(張介賓《景岳全書》)加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桑白皮18克,黃芩12克,黃連lO克,梔子12克,浙貝母15克,北杏仁12克,魚腥草30克,瓜蔞仁15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身熱甚者,加石膏30克,知母12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中成藥復方蛇膽川貝末,每次1瓶,每日3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單方驗方虎腥銀蔞湯(劉國普驗方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虎杖、魚腥草各30克,金銀花20克,瓜蔞仁25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痰濁阻肺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證見】 喘咳痰多,色白,胸中窒悶,惡心,納呆。舌苔白厚膩,脈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治法】 化痰降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方藥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主方二陳湯(陳師文等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)合三子養親湯(韓蔥《韓氏醫通》)加味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法半夏15克,陳皮9克,茯苓12克,白芥子10克,紫蘇子15克,萊菔子12克,蒼術10克,厚樸10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中成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咳喘順丸,每次5克,每日3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珠貝定喘丸,每次6丸,每日3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牡荊油滴丸,每次1~2粒,每日3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慢支紫紅丸,每次3克,每日3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單方驗方半夏止咳湯(賴天松等《臨床奇效新方》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法半夏、陳皮、蘇子、黃芩各10克,茯苓、桑白皮各15克,杏仁12克,甘草3克。水煎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寒里熱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證見】 咳逆上氣,咳而不爽,痰吐稠粘,伴有形寒,身熱,煩悶,身痛,有汗或無汗,口渴。苔薄白或黃,脈浮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治法】 宣肺泄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方藥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主方麻杏石甘湯(張仲景《傷寒論》)加味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麻黃10克,石膏30克,北杏仁12克,桑白皮15克,黃芩12克,瓜蔞仁15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中成藥止咳定喘丸,每次10克,每日2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單方驗方參照痰熱郁肺型“虎腥銀蔞湯”,加麻黃12克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Ⅱ.虛喘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肺虛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證見】 喘促少氣,咳聲低弱,自汗畏風,舌質淡,脈軟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治法】 補肺益氣養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方藥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主方生脈散(孫思邈《備急千金要方》)加味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黨參20克,麥冬15克,五味子6克,北沙參15克,玉竹18克,黃芪15克,川貝母10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中成藥息喘丸,每次2.2克(18丸),每日3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單方驗方蛤蚧丸(賴天松等《臨床奇效新方》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蛤蚧2只,高麗參24克,川貝母30克,金銀花48克,黃芪30克,阿膠30克,桑白皮12克,法半夏、五味子、蘇子各24克,茯苓、沙參、麥冬、白果各30克,米殼48克。以上藥共研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丸重9克。每次1丸,每日2次,3個月為1個療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腎虛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證見】 喘促日久,呼多吸少,動則更甚,舌質淡,脈沉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治法】 補腎納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方藥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主方金匱腎氣丸(張仲景《金匱要略》)加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熟附子12克,肉桂5克,熟地黃15克,山茱萸12克,茯苓12克,黨參15克,五味子6克,補骨脂12克,炙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中成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蛤蚧定喘丸,每次6克,每日3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固腎定喘丸,每次1.5~2克,每日3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單方驗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參蛤三七散(《岳美中醫話集》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人參30克,蛤蚧4對,三七30克,紫河車30克。共研為細末。每次1克,每日2次。感冒停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補腎平喘湯(陳超驗方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方:太子參30克,麥冬10克,陳皮6克,法半夏10克,炒紫蘇子10克,地龍10克,五味子6克,補骨脂10克,靈磁石30克,烏梅15克,紫河車6克,桃仁10克。水煎2次分2次服,每日1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喘證的其他療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針灸療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體針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實喘:取膻中、列缺、肺俞、天澤穴。風寒者加風門穴,痰熱者加豐隆穴,喘甚加定喘、天突穴。手法用瀉法。 虛喘:取肓俞、肺俞、氣海、腎俞、足三里、大淵、太溪穴。手法用補法,可酌用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拔罐:在肺俞穴拔罐10-15分鐘,每日1次,可與風門、厥陰俞、膻中穴交替使用。適用于虛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皮膚針:用皮膚針叩擊魚際及前臂手太陰肺經循行部15分鐘,兩側胸鎖乳突肌15分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飲食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烏雞煮陳醋:烏雞1只,老陳醋1500~2000克,將烏雞宰殺去毛,洗凈切塊與陳醋同煮熟,分3—5次熱吃。適用于虛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2)冬蟲夏草燉胎盤:冬蟲夏草10克,鮮胎盤1個,放燉盅內,加少許水,隔水燉熟服。適用于虛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姜汁北杏豬肺湯:北杏10克,姜汁1~2湯匙,豬肺200克,將豬肺洗凈切塊與北杏同煲湯。湯將好時加入姜汁,并加鹽調味,飲湯食豬肺。適用于痰濁阻肺型之喘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4)天葵煲豬肺:青天葵15—20克,豬肺200克,共煲湯,加鹽調味服食。適用于痰熱郁肺和表寒里熱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5)蘿卜蔥白湯:蘿卜1個,蔥白8根,生姜15克,用3碗水將蘿卜煮熟再加入蔥白、姜,再煮10分鐘,趁熱服食。適用于風寒襲肺型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疾病錄入:管理員    責任編輯:管理員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表評論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訴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關閉窗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 上一種疾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. 下一種疾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. 相關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沒有相關疾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網友評論:(只顯示最新10條。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   【發表評論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彩推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網站簡介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導航 | 聯系我們 | 廣告服務 |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ww.inexconstruction.net 版權所有:中醫五絕網 聯系電話:0312—3901862 郵編:072761 支持單位:涿州市五絕指針療法研究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電子信箱:webmaster@wujue.com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》信息產業 冀ICP備11023339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,請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就醫;某些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共享資源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通知本站刪除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